|
任剑 春天的花 ■任剑(河北) 在以往的美术史里,画家画画常常为教皇、为君主、为朋友、也为情人或者为自己,而我觉得还应该画一张画为世界,为那个柏拉图洞穴中可见神圣光源的世界。 1600年,年仅26岁的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就在《圣马太蒙召》中描述了一个人神同框的世界。画家第一次用光线暗示着神圣,似人间天窗一眼万年,打开它,灵魂便走在绽放的旅程。其实绘画先就是一种技术,有才华的艺...
2023-03-14
■赵畅 在还原上世纪80年代老长沙街景的楼中社区打卡拍照,乘缆车穿行于各色复古店铺之间,在怀旧小卖部挑选童年吃的零食,玩一把平时很少见的街头游戏……随着文和友火爆“出圈”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标,湖南长沙掀起一股“怀旧”新风潮,不少年轻人爱上了这些可以勾起旧时回忆、了解城市变迁的老物件。 随着抖音等移动短视频平台的爆火,关于城市的短视频的关注量也陡增,从而使得一批城市在互联网上被...
2023-03-13
孙善春 书法 ■ 蔡树农 华佗说:“动也,形气亦动;不动,积滞气郁。”书法亦复如是。11月17日傍晚,“有时写字”——孙善春书法作品展在杭州滨江 观象艺术空间悄悄进行,来的都是美术书法圈的精英,除了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,胡小罕、管怀宾、盛天晔、王犁等或大或小的“腕级”人物也都陆陆续续前来参观他的书法初展。 喜欢戴墨镜作熊猫状的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孙善春,学德国哲学出身,对于书法...
2022-11-27
钱永根 一番花信一番春 45×45cm ■刘一丁(杭州) 中国美术界有许多优秀的画家,杭州画院钱永根就是其中的一位。 钱永根学成于美术学院,通俗地说,属于学院派画家,许多年来,他致力于花鸟画的研习与创作,将理论、技巧和自然、心境有机融合,形成了大气率真、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,其作品格外引人注目。 钱永根的画室与我寓所相距不远,我有时会登门拜访,看看他在画些什么、想些什么...
2022-11-08
书道文/李一清书以骋怀逸空朦,只咫还观甲骨虫。惠风可酬兰亭客,神韵兹发鼠须中。古时书论足艺道,一派风光列书雄。今人悲怆妄自大,不见古时群巅峰。平和幽远灵光焕,何逞比胜拙趣穷?应叹狂徒空比拼,丑书创新妄论功。
2022-11-05
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。这是二十大报告为我国下一阶段文化发展设定的宏伟目标,也是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。就文艺创作而言,铸就新辉煌的关键在于遵循报告所言: 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”。 文艺创作的源泉来自广阔无垠又丰富多彩的人民生活,目的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提高的审美需求,作用是激发人民大众崇美向善、追求美好生...
2022-11-02
徐生翁 书法作品 ■赵雪松(山东) 观徐生翁书画可以称之为读,因为他是一个文人,是一位作者,他创造出了他的内心和命运,而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贴在纸上和印刷品上。他的笔画里寄托着他对中国书画深刻的祝福、理解和安顿人生的期许,他超凡脱俗的笔画无疑是决绝而又觉照高悬的,而在这背后,全是他的深情厚意。 其书画无疑是超拔而个性独具的。他的奇崛、生拙、天真烂漫,他的戛戛独造,是为二十世纪...
2022-09-28
1 2015年,受中国国家博物馆邀约,我放大创作了1999年版的《世纪智者》(中国美术馆藏)。进入新世纪的15年,正是世界科技人文教育持续取得重大成果,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发展节奏进一步加快的历史时期,我在第一版基础上变体扩容,延展了智者人阵的地平线弧形跨度,增加了60多位杰出人士的形象。从人物形象塑造需要出发,进一步强化水墨语言的绘画性,尽可能减弱素描因素,让每一位智者以静穆的神态凝...
2022-09-27
一清茶话文/李一清仓颉造字荟文章,象形意会著雕华。食米者享八十八,饮茶更寿佰零捌。不信把字拆开看,笔散合还妙义达。彭祖穷乐称山翁,钟鸣鼎食皇命差。天上仙迹如梦寂,人间烟火好煮茶。命道观奥在清泉,怡世茗馨共春花。 注: 仓颉:中国远古的文字创造者。 彭祖:古时的寿翁,据说他长寿八百岁。
2022-08-30
房企遐 东坡书院 ■房企遐 生长在杭州湾畔,吟诵着苏东坡:“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”的诗句长大。多少次在桃红柳绿的杭州西湖苏堤上徜徉,遥想东坡先生与庶民在苏堤散步谈心情境,真想穿梭到古老的北宋与东坡先生对酒当歌,把酒问青天:平生功业几何? 一次偶然的机缘,我结识了儋州,强烈地感觉到我的心灵与东坡先生隔空碰撞,产生出美丽的共鸣火花,圆了我多年的梦。当年“九死南荒吾不恨...
2022-08-22
杨留义 祖国首都北京 杨留义 旭日东升 大美青岛 ■杨留义 我在青少年时代,就很喜欢看山游水,特别喜欢去名胜古迹之处观览游赏;城市风貌与山野风光,都让我追摹之,向往之。步入画坛之后,对于写生、山水与中国画创作,我想的更多的则是,山水画的创新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之间,能否同频共振、重构再建——当我们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进行探讨,就无法忽视中国山水画是在当下中国...
2022-08-21
唐朝有个和尚皎然,曾作诗: “浊酒不饮嫌昏沉,欲玩草书开我襟。” 道出了书法有排解郁闷、忧愁, 使人的精神昂扬向上。 宋代诗人陆游说: “一笑玩笔砚,病体为之轻。” 是说练习书法, 笔下生力,墨里增神, 有利于防治疾病,强体健身。 古往今来, 人们把写毛笔字与健身长寿联系在一起, 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。 练习...
2022-06-28
编者语:作家王蒙从青年时代创作《青春万岁》开始,他以持续几十年的创作见证和参与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。到了鲐背之年,他在创作小说之余,从经典诗句的体悟与赏析中,开始与中国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,从诗人的心灵到大自然的道性与神性,从中国诗的本体与内容到诗人的个性与创造,他自然率性神思旷达的“山林诗话”,独具慧心的评论中蕴含着丰厚的学养与充沛的激情。 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,返景入深...
2022-06-24
北宋·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(局部) 现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 ■虞仲伟 世人皆知苏轼曾说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,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,却不识他也是“文中有画,画中有文”。苏轼早年就以文章扬名天下,但是他的一生,跌宕起伏,曾一度下狱,三度贬官,其人生经历都隐在他的字里行间之中。宋人孔武仲曾这样评价苏轼:“尝闻之曰:文者无形之画,画者有形之文,二者异迹而同趋,以其皆能传生写似为世之所...
2022-06-20
■周天黎 在人类文明的苍茫时空里,中华文化五千多年延绵不绝,得益于人文始祖伏羲,追年逐月,以太极神图,创制八卦,特别是造就信仰与道德薪火的相传,成为历经沧桑而不堕不隳的精神根据。所以,中国古人无论是行医、教书、做官、作画,都受到一种半神文化影响而形成自己的人生矜式。从农耕文化始创者神农,到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、乘龙飞天,莫不佐证。从而,古老智慧“道并行而不悖,万物并育而不相害”、“举...
2022-06-18
■何光锐 傅雷先生在他的《观画答客问》一文中曾提出——“……一见即佳,渐看渐倦:此能品也。一见平平,渐看渐佳:此妙品也。初若艰涩,格格不入,久而渐领,愈久而愈爱:此神品也,逸品也。” 老子曰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”。酸甜苦辣咸,甜的吃多了想吃咸的,辣的吃多了想吃酸的,任何单一或浓烈的滋味,都会让人倒胃口。梁山泊好汉们总是叫嚷“嘴里淡出个鸟来”,然而真让他...
2022-06-02
■杨琼 恽南田有一则论及笔墨(画)的题跋,我觉得很是精妙,既解释了“笔墨”与“气韵”的关系,同时又彰显了“笔墨”在绘画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作用。联系到当前水墨画创作的一些现象,不妨简而谈之。 这则题跋是这样说的:“有笔有墨谓之画,有韵有趣谓之笔墨,潇洒风流谓之韵,尽变穷奇谓之趣。”指出绘画首要的是要有笔有墨,而且有笔有墨还远远不够,笔墨还得是有润有趣的笔墨,而不是生硬呆板毫无...
2022-05-29
苏轼 书法 ■朱东旭(安徽) 把玩书画多年, 也读过很多有关书法方面的文章和言论,本着自己通过多年读书写作和从事书法创作等方面的体会,现就书法界某些人针对文人字方面的困惑和迷糊,借文说说自己的认识。 必须介绍一下,什么是文人。毛传曰:文人,文德之人也。即会写文章、且有较高道德品尚的读书人。大约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,众多豪门大家世族和一些商贾富贵有钱人子女,第一,从小要开始读...
2022-05-18
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卷(局部) ■胡代林 2022壬寅虎年的央视春晚,以《千里江山图》为背景的“只此青绿”舞蹈,古典而惊艳,刷新着人们疲倦的审美,叫人耳目一新,呈现出一派青绿千载、山河无垠的美丽画卷。 北宋年仅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创作了“一生只此一幅”的《千里江山图》画卷,为绢本设色,是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的代表作,长11.915米,纵0.515米,是中国青绿山水发展的见证和重...
2022-04-28
■王子庸 此文几年前就想写了,但一直没动笔。原因只有一个——不愿惹是非。恰近日书坛牵涉此话题,那就顺便谈谈。针对现象,不针对人。 对当代书坛成就的评价,许多人涉及过。比较一致的看法是:当代书坛一片繁荣,已超越古代。 的确,当代书法与古代有不少不同之处。比如,现代的展览环境,书法展评机制的出现,书法高等教育的兴起,以及作品的尺幅和视觉冲击力等。但是,不同不等于超越。 ...
2022-04-16
|